银行内训--税务稽查应对技巧与纳税风险控制
【培训对象】
为总经理、财务负责人
【培训收益】
企业在这场稽查风暴中,如何自如应对保证安全是当务之急。关键是企业要事先了解稽查人员想什么查什么怎么查,为何作弊手段自认为非常高明,遇见稽查却又不堪一击。平时和战时企业要做哪些准备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?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。
受金融危机国家税收收入大幅下滑的影响,国家税务总局最近明确通知,今年将对企业加大检查力度。可预测的是,企业与税务部门之间展开的稽查与反稽查、偷税与反偷税的斗争和较量,又是一场血雨腥风。经验证明,只要企业遭遇稽查100%有问题。有问题的结局就是补税、滞纳金、罚款,甚至锒铛入狱。企业在这场稽查风暴中,如何自如应对保证安全是当务之急。关键是企业要事先了解稽查人员想什么查什么怎么查,为何作弊手段自认为非常高明,遇见稽查却又不堪一击。平时和战时企业要做哪些准备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?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。为了指导待查企业安全度过稽查关,有效控制企业纳税风险,本公司特举办一期“税务稽查有效应对与纳税风险控制”专题研讨会。参加人员为总经理、财务负责人。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:
一、会议内容
(一)企业稽查问题5问:一家企业按规定少抵扣了10万增值税进项税额却招来稽查,另一家企业多交了2万的营业税也引火烧身被税务稽查。企业大惑不解。试问,稽查为何偏偏查到你?是否可以事先避免被稽查?如何不怕被稽查?应对稽查应有的战略战术是什么?稽查来临前企业的三大准备是什么?其中道理貌似简单实则精深。不能正确回答这5问,遭受处罚是必然,为此是应对税务检查的必修课。
(二)稽查人员发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。企业往往难以理解,自己作弊手法神不知鬼不觉,却总是被发现。其实稽查人员不是神兵天降,而是采用了极其普通且行之有效的5大查账方法,从企业不以为然且常自以为聪明的8个漏洞,洞察秋毫,基本可以胜券在握。企业纳税管理缺陷与日常环节控制应对之法。
(三)企业偷税诡计探析与稽查查账的15个招法。任何企业行偷税之法,无非就是少计收入、多列成本、混淆税率税种、关联企业避税、编造虚假手续、骗税逃税、辗转腾挪等种手法。这些企业实施偷税行为不可逾越的障碍,也正是税务稽查的最关注点。税务人员主要从15个方面着手,轻轻松松便可各个击破。他们采取何种手法又如何有效突破?
(四)纳税争议与企业权利保障。一家单位没有代扣代缴个所税,被稽查局强行扣款,最终才知道该稽查局根本没有这个权力。稽查过程中企业与税务部门发生争议是正常现象,然而许多企业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状态。这是由于不懂得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造成的。其实,自己的权利可以通过法定途径得到保证。但若想在纠纷中获胜或者损失降到最低,这就需要了解税务稽查常存在的问题和程序性错误。做好适当准备以变被动为主动。
(五)课堂经典案例解读,每个都是知识再造
本课程,彻底改变社会上稽查培训就是政策串讲的传统模式,紧紧围绕“应对与风险控制”展开。通过透彻解读大量真实案例,使与会者收到启发得到提升。其中案例30余个,最主要经典案例简介如下:
1、利用完全合法手续骗取出口退税案。凡骗税偷税无不使用低级的虚假手段。但该案例一反常态,从正规单位合法购货索取正规增值税发票,使用自己资金到境外结汇与提供出口手续完全符合规定。却完成了巨额骗税的乾坤大转移。新形势下的高智商犯罪确实令人瞠目结舌。
2、利用股东特殊身份隐藏收入于无形。企业常采取隐匿、编造、伪造、虚列支出少列收入等手段实施偷税。然而,利用股东的特殊身份操作,可以轻松帐外隐瞒10亿收入并引起是否纳税之纷争,正所谓高手偷税“大雪无痕”。
3、通过股权嫁接转移巨额资金同时完成避税过程一气呵成。企业若要设立帐外资金达到特殊目的不是件容易的事。利用远程股权嫁接,投资、转让、再投资再转让,在轻松完成转移资金的同时,轻而易举的完成加大投资成本损失又避免关联企业所得税。一石三鸟。然而,学艺不精,百密一疏。
4、中国第一虚假资产评估偷税案。大连某轮船公司利用虚假评估资产增值1亿,达成偷税目的。然而,该企业绝不是直接评估增值调账,而是用了一个绝妙的处理方法。然而,偷鸡不成蚀把米。最终老板与策划人锒铛入狱。其实,完全可以进行税收筹划避免牢狱之灾。
5、中国第一律师“偷税案”始末。某单位被税务局认定为“定额征收”,因营业额超过核定数没有申报调整,负责人因“偷税”被判刑入狱数百天。最终无罪释放。然而,该案又因当事人索赔再次被税务部门追缴税款。法官与律师、偷税与非偷税、复议与追缴,斗智斗勇。该案环环相扣,险象环生,扑朔迷离。令人应接不暇。是学习《征管法》的典型教材。
6.企业与政府协议争议引发偷税案。某房地产公司为政府垫资修路耗费3000万元。因与政府协议中的一个如何还款的表述,产生理解上的偏差,最终导致企业偷税案发生。老板被锒铛入狱。其实,即使稽查来临,即使产生巨额偷税,只要按一定程序与手法操作,完全可以避免刑事风险。
上一篇: 银行内训--金融机构客户战略营销技巧
下一篇:银行内训--银行高端客户服务技巧